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未来简史》中的几点思考

0 / 1874

35

主题

36

帖子

23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0:2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Jelly妮 2017-04-05 收录


花了几天集中把《未来简史》读完了,从书名来看,读完这本书应该会知道未来的发展历程。当然很多人或许跟我一样,是想通过读这本书可以掌握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期待着不被世界落下。首先不说这本书中预测未来的真假,可惜的是,好像即使你知道书中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技术,主要是算法;人文,掌控在一小部分人手里。你能抓住哪个?虽然无法从书中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但是还是有些话非常值得思考。关于自我,关于社会;关于当下,关于未来。多多少少能带来一些启发。
书的开篇便提到人类未来的三个议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议题还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就像书的末尾又提到的三种可能性之一,未来的超人类只会由一小部分人转变。所以至少在我看来也只有幸福快乐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追求的,目前来说可以讨论讨论的一个议题。应用在产品上,如果人们的需求是得到幸福快乐,那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应该围绕着如何让人们感受到幸福快乐。
有意思的是,也是在第一章中,有一个叫知识的悖论这个部分。作者提到了四点,最开始读的时候真的是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我总结了一下:1,并不是说在21世纪大多数人会做这些事(你在做就知道我说的对,你没做只是你没参与不知道罢了);2,这是一项历史预测,而不是政治目标(这只是预测,对错不知道)3,追寻并不代表能得到(我只是说说,反正有人追寻着,最后没实现,只是没追到)4,这项预测并不是预言,而是在讨论我们现有的选择。如果经过讨论能让我们选择其他道路,而让预测不能成真反而更好(是的,我只是讨论讨论,实现了就证明我说的对。失败了则是因为我的预测让大家改变的)。怎样这个悖论是不是很有意思,让作者可以为所欲为的“预测”,大家都学着点怎么说出万无一失的话。玩笑过后,下面还是说说书中让我印象深刻几点。
1,真实与虚构
虚构的力量这章还是让我有很多思考的。我一直以为文字是用来记录的,可能会有歪曲和不真实,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真实的社会是可以由文字来掌控的。而且一直以为自由的现代社会其实也是被文字中的社会牢牢拴住的。虚拟的故事让人类更容易合作,但代价在于,这些虚构的故事同时决定了我们的合作目标。小时候,长辈和书里告诉我们,好好读书,你以后就会有很好的生活。一直听到的就是考上好的初中就好了,考上好的高中就好了,考个好的大学就好了,尼玛,研究生读完了,也没好到哪里去啊。还是有努力不完的未来和各种各样的焦虑。我想很多人都想过,我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最后发现想不清楚后,要么就告诉自己:算了,别想了,活在当下,努力就好。要么就是:可能是我太累了,还是先放松一下吧。有几个人是想清楚了的?或许有人会告诉我,我有目标的,如果这些目标不是为了某些虚构的荣誉而努力,而是让真正拥有感受的生命过的很好的,那我承认这是想清楚了。你呢,想清楚了吗,过的好吗?现在的人越来越爱讲故事,越来越爱听故事,我们还能不能分清现实和虚构呢。
书里面还有句话说的很好:活在幻想里是一个更为轻松的选项,唯有这样,才能让一切痛苦有意义。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爱为自己找借口的原因吧。
2,人文主义的力量
在看第六章与"现代"的契约的时候我是很压抑的,而看到第七章人文主义革命的时候却感到一些轻松。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只有科技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未来也是由技术把控的。人文之类的东西都很虚。原来一直是自己太幼稚无知了。技术是用来发现和研究的,而真正决定如何使用,甚至用不用是由人文说了算的。所以即使我们拥有了技术,我们依旧是被掌控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制度和社会总是重复着推翻和建立两个过程。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电影《健忘村》,故事很戏谑,村里谁拥有那个可以洗脑的神器谁就成为这个村的统治者。统治者总会将社会变成他们认为的好的那个样子,而被洗脑的村民还欢欢喜喜的执行者的目标,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实验,科学家刺激小白鼠大脑的指定区域(能让小白鼠感到开心的区域),同时让小白鼠去踩电流源,虽然小白鼠被电击了,但是小白鼠还感到非常开心,这就是典型的被控制还完全不自知。很可笑但是也很可怕不是吗?现在的我们不就是时时刻刻被洗脑着吗?政治洗脑,商业洗脑,无处不在~
3,自由的选择
书中举了一个实验例子,人在做选择的时候,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到的大脑的活跃区域知道人的选择。而神奇的是,在你能感觉做出选择的之前,科学家就先通过观察到的大脑活跃区域看出来你的决定了。所以作者大胆猜测,所谓的自由选择不是生物预设好的就是随机的。那这样也就是说其实你认为自己是在做选择,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于是作者说如果这些是生物设定好的,那是否可以使用算法代替?所以作者认为以后就是算法的世界,包括人,也不过是算法而已了。是,如果真的都能够靠算法就做出决定,靠算法找到最优的流程,然后一步步做事,那确实让我们少了很多烦恼,还能减少很多错误。但是那时候我们人类的存在有何意义?我们是否也只是某些外星人的小白鼠,他们在观察我们如何生存,如何毁灭。
4,两个自我
作者很好的总结了自我矛盾的想法和行为。他称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体验自我,一个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对应的是短时,感觉,可能就是因为是短时的,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忽略。而叙事自我对应的是平均的,它会将我们经历的快乐痛苦通过故事连接起来,将情绪平均化。所谓的先苦后甜肯定就是叙事自我告诉我们的。做了减肥计划却在某个时候想要吃而选择了放弃,这个时候应该是体验自我来了。
5,与产品相关的几个点
作者提出现代人文主义在乎的是人的感受,这也和之前提到的议题追求幸福快乐一致。一切以人(产品中是用户)为中心,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而更高层次的并不是让用户体验他们想体验的,而是给他们设计体验。围绕着生命,情感和欲望去设计产品。好吧,我承认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想要做却很困难。
现存最珍贵的资源主要是原材料,能源和知识。而原材料和能量是越用越少的,只有知识是越用越多的。目前知识等于体验乘以敏感性,所以现在很多卖服务和体验的。而敏感则指的是两点:一是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而是允许它们影响自己。现在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时代,除了直观的卖知识,比如逻辑思维,网易等一些教育平台。关注用户的敏感点,了解和调动他们的的知觉,情绪和想法。比如简书等一些分享平台,不就是让用户有分享的知觉,情绪的表达方面的功能吗?即使只是一篇好的文章,也是完全围绕着体验和敏感性展开的。
在最后一章数据主义中,让我有深刻印象的便是,我们分享,体验转化为数据,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许这也只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方式,有害怕自己没有留下生命印记的想法和情绪,于是如此表达。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当初写文章的时候还在考虑是用书上的章节顺序一个个谈感受还是打乱来,挑出几点来说。最后还是选择了打乱了来说,这是因为我想我能真正消化这本书,尝试将它们串起来形成自己的思考。或许还有很多地方思考的很浅显,有待成长!求指教或者探讨。

http://www.bijishequ.com/detail/364085?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