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自我】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22 / 4328

14

主题

18

帖子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1
发表于 2018-8-31 05: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我】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作者:王峰


         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三个没有答案的古老的哲学命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在《智能气功科学基础-混元整体理论》(以下简称《混整》) 一书的第六章 道德论 第三节 道德、自我、人的本质中,阐述了什么是“自我”  。庞明老师于1993年在智能气功培训中心1992级(首届两年制大专)师资班讲课时,针对《混整》相应的章节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也就是之后的《智能气功科学基础——混元整体理论》函授辅导材料 (以下简称《混整-辅导》)

        现将《混整》和《混整-辅导》对照转载如下。《混整》使用的是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8月第1版(1998年7月第3次印刷) 的版本。

【混整】

        在《整体论》我们详尽地阐述了人与大自然的一致性,指出了人与万物同源一气的道理。然而人毕竟是万物之灵,是地球上的最高级生物,那么人与万物有什么不同呢?早在战国时期的荀卿就对此做过明确的阐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这就是说,人不仅具备着自然万物(无生命的与有生命的)特征,而且有着属于伦理道德的义。这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是一致的。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说人这个种属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前一段引文着重阐述人的社会特征,后段引文则着重讲述了人类的自然的(或称生物学的)特性。

        我们在本章的《道德综述》中则反复重述了人具备有自然道德与社会道德……至此,人们不难看出,作为具体的个人的生命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又是自然属性,又是社会属性;又有自然道德,又有社会道德……人们不禁会问,面对如此复杂的人,其本质是什么?人又是怎样把这些内容统一在一起的?对这一问题,心理学家作了认真的研究,但尚未得到完满解释。二元论哲学家则认为精神与肉体是两个独立的存在。我们认为人的统一是通过个体中的“自我”来实现的。

        让我们先从“自我”谈起。

【混整-辅导】

        讲道德论就要突出道德在人体生命当中的作用,以至于作为一个人来说,道德在人当中所占的地位。前面两节已经讲了道德的一般概念、道德的整个内容以及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不过对于道德在人体生命活动当中的作用还并没有完全讲清楚,这一节就结合着意识论和前面的道德内容,把道德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更本质的东西,更深一层的内容讲一讲。

        人和万物都来源于共同的混元气。从原始混元气逐步发展演化,一层一层向高层次进展,最后到了人。到了人这个层次,他和万物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人有意识,意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神经活动(动物也有一般的思维)。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人有社会性。从气功来讲,人能够反思,反思就是自己认真地用头脑来思考事物。另外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人有一个特殊的道德观念。荀子讲,人有义和动物不一样。动物虽然也抚养幼小的后代,但那是个本能;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按照人的要求去做事情,称为义。仁义礼智信,关键是义。古人说,人(的)得五行之气最全,也叫人的五行之秀气。这么讲还没讲清楚。

        马克思用社会科学的办法对人也做了一番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提法就和古人不一样了。古人虽然也讲了“义”是对待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东西,但是他没有把义放到社会当中去看,而是从单个人来看的。因为荀子是这么说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他把人和自然、动物相比较的时候,同样用的是单个人。虽然“义”本身属于社会性的,但是他没有把人的特殊性拿到社会上去看。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提法一针见血。社会关系包括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交往关系。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当中结成的关系,交换是物质交换,社会关系就是人们的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

        单纯这么讲,一般的人理解不了:人的本质为什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是现代科学家们所不理解的,研究心理学的反对这个观点,研究现代哲学的也反对。当然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时候,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就是你不是你,你的本质不是从你单个抽象出来,而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从人的本身来看,人的本质是什么呢?

        马克思又说人这个种属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如果从一个个人来说,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可要从整个人类来说呢,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自然道德,又有社会道德;一个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有自然性、有社会性,人在整个自然当中的规律和在社会当中的规律是不尽相同的。可是人在整个生命活动当中却能够表现出是个完整的而不是割裂的人。这是自然的人,这是社会的人,没这个分别,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 “我”。

        那么,整个人体生命活动是怎么统一起来的?谁把它统一起来的?

        智能气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怎么解决的呢?就是人在整个生命活动当中形成了一个“自我”,它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道德、社会道德,人的社会性、人的自然性,统一起来了,而表现出人的统一本质。

        那么自我是什么呢?

【混整】

        Ⅰ、对“自我”的简介
        一、何谓“自我”

        “自我”一词虽然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如“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勉励”……但对自我如何认识,自我的实质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很少有人进行研究。据查,对自我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只有佛教和心理学。

        为了加深对自我的理解,先把各家对自我的认识介绍一下。

        (一)  心理学家对自我的认识

        《张氏心理学辞典》指出:自我指个体所意识到的自身存在这个实体,包括躯体的与心理的特征,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各种历程。若从个体对自身所意识到的程度而言,“自我”又有“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之分。“主体自我”是行动者、观察者,即处在主格位置;“客体自我”是被动者、被观察者,处在受格位置。一般来说个体本人对主体自我的意识比较轻,对客体自我的意识比较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放在客体自我方面。

        古人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前一吾字是主体自我,后一吾字则是客体自我。

        以精神分析著称的弗洛伊德,把我分成了三个层次。一是“本我”,指本能的冲动和欲望;一是“超我”,指理想中的我;一是“自我”,代表人格的现实部分,是本我与超我的调节者,其功能是:
        (1)满足基本要求以维持个体生存;
        (2)调节原始冲动以符合现实要求;
        (3)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原始冲动,维持本我、超我、自我之间的平衡和谐。

【混整-辅导】

         Ⅰ 、对自我的简介

         基础理论尽讲最一般的问题。平常都讲“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经常讲自我这个词。那么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指的我呗!那么“我”代表什么?答不上来了。所以真正的科学就是研究这些最简单、最一般的现象,找出它的本质规律来。

        如研究物理学,水龙头水一滴滴往下落,这里面就有非常高深的道理,就从这里可以研究出很多力学规律来。搞生命科学也得把我们生命当中很多最简单、最一般的内容分析分析。到底自我是什么?现在的一般科学研究不了,心理学的对自我有一点点简简单单的浮浅的研究。佛学有点研究,但是佛学对自我是采取否定态度的。我们为了加深智能气功自我的认识,先讲讲其他学科的。

        一、何谓自我

        (一)心理学对自我的认识

        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有一般的心理学,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一般的心理学对自我的认识,我认为唯独台湾出版的一本《张氏心理学辞典》对自我写得比较完善。他说:“自我指个体所意识到的自身存在这个实体,包括躯体的与心理的特征,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多种历程。”他是从现象上来说的,他说自我就包括我这个人,以及我这个人的思想活动。

        张氏心理学还讲,如果从认识自身来讲,自我包括有主体的自我和客体的自我两个类型。主体的自我是主动的、主格的、处于发命令的。客体的自我是被动的、受格的、是执行命令的。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我这一天当中三次检查我自己),前边这个我是个主体,是检查者,后一个我是客体,是被查者。在一个人思想当中总是有这么两个思想:我怎么怎么着,我要怎么怎么着。我们要认真体会,从心理学去体会,就能够把我们内心世界活动能够多了解一点。

        这个我里还分了好多层呢!现代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呢?“吾日三省吾身”,我来省查我自己,主要研究这部分活动。我现在心里想什么呢?你要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就得体察一下自己的精神活动,那个真正来体察的是最根本最深层的那个我。那个体察活动,发命令的是主体的我。而对这一部分我的活动,现在心理学研究的还非常少,或者说根本就没进行研究。研究的都是已经被发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情绪、思维、记忆等,而没真正去探索那个能发出功能的这个东西;只是研究了被动的我,而没有研究那个主体的我。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里边也有自我这个名词。弗洛伊德把我分了三个层次。一个叫做本我。身体里边有各种生下来就有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本能的需要反映到意识里边来,表现本我的意识活动,称为本我(本能的我);一个是超我,这个我好像跟肉体关系不大,这是指理想中的我,或者造成需要的我。分成了两极:本能的我是生理需要,本能的需要,比如饿了就要吃,有废物就要排泄,性成熟了就要有性关系,像这些欲望都属于本能的驱动,由于身体里生理的变化而促使意识产生了变化。超我是超出理想的我——我要生活得好,由此产生社会的需要、道德的需要、理想的需要……各种需要,支配你的活动。本能的我和超我之间距离很大,一个是肉体的需要,一个是精神的需要。这两者很矛盾。如果是超我多了,本能被压抑多了,本能不干;本能太多,超我不允许。这两者两极分化,在人生命活动当中中和它们,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东西就是自我。自我要限制本能活动,因为本我需要的那些冲动是超我所不允许的。

        比如说,有废物就要排泄,这是本我的需要。在大街上,随便解大小便行不行?超我:不允许随地大小便。你就得找允许大小便的地方去。做出这个决定的意识活动叫自我,它能调解、中和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分这三个层次,应该说在人体生命活动当中,他把意识活动讲得深刻了一点。但是,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有一个最大的弊病:他认为本我、本能的我是应该的、自然的,而且他把本能的一切功能都称为性功能,人的各种病都是压抑了本我的缘故,而把本我、本能的我、本能的一切功能都称为性功能,人得的各种病都是压抑了性功能的缘故。这一点是他的最根本的致命弱点,他的学生容格和弗罗姆德门都反对他的这个观点。弗洛伊德对于好多的生理现象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把小孩子的好多的生理功能现象都归为性。他认为,人生下来之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男孩就爱妈妈,女孩就爱父亲。因为个别家庭里有恋父症、恋母症。他把性的内容作为第一位,这是他的一个走偏了的地方。

        虽然他有这么多偏差,但是他对精神活动分析的三个层次还有一定的意义。现在西方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在作为一个支派往下发展。不过他把性冲动做为一切生命的源泉,成为本我的内容,他的学生有的已经把它否定了。

【混整】

         ( 二 ) 佛教对自我的认识

        佛教认为没有常人的自我。常人自觉在体内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我存在,于人身执着为有,则称为“人我”;对于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执着为有,则称为“自我”。佛教认为这一切都是迷妄的结果,是与佛教的理论不相称的。因而提出了很多破除“自我”的理论与方法,如《止观》中说:

        “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 ? 头足肢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众生 ? 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宰主,如宿空亭。”

        《原人论》中说:“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

         总之,佛教不承认有常人的自我这一概念。

【混整-辅导】

        (二)佛教对自我的认识

        佛教里边也谈到我的问题,但是佛教本身不承认有自我,认为没个我。他们讲思想,讲人的各方面的物质合成、形成,你如果觉得有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认为那个肉体是我,那就错了。

        这涉及到世界观问题。

        心理学所说这个具体实在的肉体是我,佛教说具体实在不是你。他说,胳臂掉了你还有,腿掉了你还有,耳朵掉一个你也还有,眼睛瞎一只也还有你,既然胳膊不是你,腿不是你,耳朵不是你,眼睛不是你,那么胳膊、耳朵、眼睛等加到一块也不是你。佛教认为不存在这个自我,否认自我。你要认为有这个我,就叫“我执”,执着有个我就错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于佛教的观点是不大同意的。没有个我,那你说话的是谁?(他就说,你说话的是声音,声音怎么来的?嘴、嗓子、气一冲,就出来声音了,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他是这样分析的。)

        可是佛教把成了佛之后称为大我,没有自我哪来的大我,当然佛教也不是完全胡说,总得有点道理。道理在哪呢?我们从侧面认识到,他们说的那个自我是指的无形无象的那个意识,形体不是我。他们那时不懂得意识是脑子的功能,是意元体里边的活动过程、活动内容,而意元体有相对独立性。他们不知道那个我在哪,所以他们就说没有我,找不着那个我,说一旦能找到那个东西了,那不叫我,叫佛性叫真如性。他们不承认自我,承认真如性。

        其实那个真如性就是我们智能功所说的意元体中那个意识最深层次的活动。

         心理学只是说了自我是什么,自我是怎么回事情,实质是什么没讲清。心理学只讲了意识活动意识到了自身,这个自身建立精神活动就是自我;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这些不都是自我,意识里调节本我和超我的那个才叫自我。他讲了自我是什么,但不确切。佛学则否认了我,否认了形体是我,但是我们从其言外之意能知道佛学所讲的那个我实际是意识。

        心理学和佛学都有相对的一定的合理性。

        智能气功接受了这些合理的东西,然后又把自我延伸开来,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它的内容,又要看到它的形成。如果光说它是什么,不讲它是怎么形成的,就不能够揭开自我的神秘性。

001.jpg

【混整】
        ( 三 ) 混元整体理论的自我观
        智能气功科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客观存在,因而是有自我的。但对自我的认识与心理学有所不同。智能气功科学认为自我是这样一种真实存在,当意元体的活动建立起与个体生命的联系并能在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保持其独立的时候,人体生命的这种状态,即自我。这种状态在意元体中得到的反映就是自我意识,是建立在人体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元体的功能及其参照系的综合。它是人体生命活动 ( 宏观的与微观的 ) 的主宰,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的个体自身、认识意元体自身的运动及其主体;能够和宇宙各种混元体进行混化;更为重要的是自我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独立运动 ( 如思考、想象、志向等 ) 。

         若按意元体理论进行严格分析,意元体及其接受、发放、加工信息的功能才是真正的自我,而意元体中的参照系不是自我。因为参照系只是意元体行使自己功能过程中被使用的一种工具模式 ( 我们知道,即使是个体的参照系中的内容也是可以改变的,更不消说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了 ) 。在《意识论》中我们说的“错认主人公”就是指此而言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不能否定参照系的自我地位,因为意元体的功能只要真正行使并能得以体现,就必须和具体事物相联系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化,这样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模式,脱离任何模式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做为自我的意元体的功能活动和参照系的活动往往是难以分割的。

        诚然,参照系的模式的确对意元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协同学中的“频律锁定”作用,使意元体的功能被局限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从而使人们表现出顽固的我执。我们认为,打破参照系的局限性是应该的。方法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参照系的范围,不仅扩大常态智能范围,而且要把范围扩大到超常智能领域,当超常智能在参照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后,人的自我就进入了新天地。

【混整-辅导】

        (三)混元整体理论的自我观

        智能气功科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客观存在,因而是有自我的。这就是说,人是个客观存在,是有我的,自我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心理学不同,和佛学也不同。佛学说没个自我,我们说有个自我,自我还是个实在。而心理学讲,自我是意识认识到自身,而自身却经常活动,自我和肉体,和人体生命活动是相等的。

        智能气功讲,自我本身是个真实存在,是人的意识活动、意元体和意元体参照系活动的总和。智能气功把自我拿到了意元体和意元体参照系这个高度来认识它,那么这个自我就不是虚无飘渺的,一般的人认为意识是虚无飘渺的,智能功说意识不是虚无飘渺,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

        意元体本身既是主观世界,又是客观存在;意识活动既是意元体内部的主观活动内容,又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有超常智能的人能够感觉到意识活动这种特殊存在。如果你真正感觉到自己意元体这种客观存在了,人体的神气就非常充足了,就非常健康了。因为你的体察能力很细微了,而且意元体本身的气比较充足了,否则是做不到的。

        有的人说我能收视意元体了,可气还不那么充足,干有的事情还比较疲乏,还比较难受,那是不可能收视到意元体的,只是一种幻觉,一种主观造型。有些人还非常自以为是,弄不好将来出神经病。

        如果我们从字面上来看,自我就是意元体、意元体的活动和参照系的综合,那么它应该是可以孤立的。

        但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它不是孤立的。因为自我是意元体的活动,当意元体的活动、意元体的功能建立起来之后,意元体一活动是意识,而意识必须要和人体生命活动相结合。一个婴儿,他的意识活动一形成,就需要和生命活动相结合。开始还没有意念,脑子就通过最初的本能的非条件反射和身体相联系,和生命运动相结合,和感觉相结合。以后产生运动意识、感觉意识,只要意元体一发命令,意识就要动弹,就要和生命运动相结合。意元体活动建立起来之后就和生命活动联系到一起了。不仅如此,小孩子一动,和外面起作用了。所以意元体的活动既要和自身的生命活动相结合,又要通过生命活动和外界事物互相联系。这种生命状态就叫作自我。

        自我是意元体的意识活动支配下的生命活动。意元体活动就是建立在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识活动。人的本质就是那个自我,就是建立在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识活动指导下的生命活动的统一体。如图6-1。而这个自我是以这(意识活动)为中心,它(生命活动)是基础,没有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活动,光有意识活动还不行,还要有受支配的生命活动,这么个统一体,这是个自我。而这个感觉了的自我,发命令的自我在上面,这是那个自我核心,而这种整体生命活动状态就是自我,这种客观事物再反映到意元体里边来,叫做自我意识,脑子里边的自我叫自我意识,意识里边的自我、生命活动的自我是统一的。这个整体叫作自我,意识统帅生命活动这个整体现象叫作自我,这个客观事实反映到脑子里边去叫作自我意识。

        当我们认真内省体察脑里这个自我时,实际上我们察的是自我意识的活动状态。而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人体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元体的功能与生命参照系的结合。这个自我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意识做主宰,那么谁来发这个意识指令呢?就是脑子里那个自我发的意识命令。它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能够认识人体自身。这个自我一方面能够发指令,把指令发出去,一方面能够认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还能认识人体自身,还能认识意元体自身,还能和宇宙中各种混元体进行混化。自我既然是意元体和参照系了,它就和外界任何事物都能结合、混化。

        自我本身有一定的独立性,一般想象、思考问题,立的志向、志愿,这些精神活动本身应该说和生命活动没有直接的联系。你想象一个事情,回想一个事情,和你肉体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跟它没关系,你想一朵花,那朵花多么美,它是个独立的,和人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有独立性。我要干一件事情,我努力去做,这也是自我里边做出来的荣誉感,有其相对独立性。

        实际上我们练气功就是要强化自我的独立性。一般人的自我还没有脱离开生命活动基础的影响,它们直接联系着,这一环非常密切,这一环如果越密切,那么这个人的意识活动就越附属于生命活动,越被本能的活动所牵制。随着人向前发展,人的意识活动要慢慢摆脱生命活动对它的影响,要摆脱这种本能的影响。因为人体里物质变化是自然的、本能的,这种本能的影响多了,自我的独立性就少了。

        自我如果只是建立到最简单的生命活动上去,那人就和动物差不多了。如果人的意识活动完全屈从于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和意识活动成为一体了,那样的一体,就是意识落下来没起主宰作用,神的活动就被生命活动牵扯得变成神经活动了,那就不是人了,是动物了。(待续)

002.jpg

(续前)【混整-辅导】

         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神经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就把两者分开了,有精神活动,有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应该统帅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应该服从于精神活动。如果你把精神活动往下拉到生命活动里头来了,那就往动物的圈圈走了。过去人家称不懂礼义的人为“衣冠禽兽”(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禽兽),“人有礼义为先,树有枝叶为圆”,不懂得礼和义,不懂得社会伦理道德意识活动做主宰,就和动物一样了。以前讲“食色性也”(吃和两性关系是本性、天性),那就想怎么就怎么?不行,人还有礼义、社会道德的制约。练功就练脑子里边自我的独立性,精神上的我受到本能的牵制越少,自我的独立性就越强,功夫就越高,意识就越高尚了。

         如果按照意元体的理论来进一步分析,那个自我的实质应该是什么呢?真正那个自我应该是意元体所具有的接收信息、发放信息、加工信息的那些功能,参照系本身不是自我。参照系本身是我们意识活动识别各种事物的一个模式,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这个模式变化很大,古人和现在的意识模式不一样;从一个具体人来说,从幼年到青年到成年到老年,模式也在变,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期认识不一样。所以这个模式本身不应该是自我,前面讲意识活动时叫错认主人公。但又不能说参照系本身就不是自我。它不应该是自我,又不能说它不是自我,这不矛盾了吗?

        实际上,参照系规定了自我的性质,把自我圈了圈。打个比喻,如图6-2,里边这个空空荡荡的是自我,外面这个形状就是参照系。参照系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带角的……里边是自我,参照系把它规定起来了,你不能说这个形状是自我,你也不能说它不是自我,你要没有它就没有边界了。意元体接收信息、发放信息、加工信息这个功能是自我,那么加工的时候根据什么加工呢?怎么去加工啊?总得按照一定的形式、一定的要求去加工,那个形式和要求就是参照系的内容。

        再用塑料打个比喻。塑料的原料是自我,你可以把塑料做成个保温杯,也可以做个塑料碗、塑料笔、塑料桌子、塑料盆……说有这么个塑料,它什么形状都没有,可能吗?总得有个形状、形式,碗是碗的、笔是笔的,总得有个加工的模式,那个模式就是参照系的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照系本身你又不能说它不是自我,因为不借助任何模式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的。

        超常智能行不行?一到超常里边和常态就不一样了,我们只有进入超常之后,才能打破我们已有的各种模式。但是超常智能也有个超常智能模式,超常智能的模式是整体的,和常态的不一样了,不是一个层次。

        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级层次上去看,到了超常智能就没有常态智能这种模式了,因而说这些常态模式都不算自我,但是要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说,超常智能有超常智能的模式,也是参照系,也不能说不是自我,而是将自我无限扩大了,范围和模式是无限的了,无拘无束了。本来意元体非常均匀,什么都没有,无限的,一张白纸,来一个模式,有这个模式了,这儿反映……,将来意元体一碰上事情,这儿反映;另外再碰一事情,这儿反映;一碰问题在这反映……原来意元体那个无形无状不受拘束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受了它的影响了,这么一影响将来意元体就分了等级了,一层一层分了层次了,等于这几个层次就把意元体分了几个类型,就把它定到这了,协同学里叫频率锁定,或者频率锁结,这一个频率、这一个频率,原来乱七八糟,这个频率比较强了,一个频率把它强化强化起来,大家都按这个频率走了,都服从这个主旋律,这样意元体就被参照系相对地锁定住了,锁到这个层次里边了,所以这个自我就是这样在身体里边起作用。

        你有时觉着的我,我、我怎么着,这个我是怎么来的呢?是拿那个参照系把你固定起来,这个样子,那个样子,那些规定性是参照系给你规定起来的,考虑问题都按照主旋律去考虑的。咱们讲参照系形成的时候就讲了,生命最开始时,它就打进去了最基本的对外界、对人体自身这样的印象,它比较深,不好改,而一旦这个参照系(又打比喻了)这个频率定住了,锁定了,而且你再顽固也就是这样了,认识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执。

        自我里边都有我执,执着那个我。我们现在练气功就要把我执打破,打破还不好打,因为我执是在自我意识领域里边。我们打破它就是不要严格限制的那个固定模式,要再展开,理论上认识展开和在整个生命活动当中展开不是一回事情,意识上光认识了那不叫真知,那叫背背书本,在浅层意识里边。而真正要展开它,打破它,在深层意识领域里打破才行,无限展开,而且用超常智能把它打开才行。大家要结合意元体、参照系和自我意识认真想一想自我是什么。那么自我意识是什么?

        当意元体的活动建立起与个体生命的联系并能在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保持其独立的时候,人体生命的这种状态即是自我。这种状态在意元体中得到的反映就是自我意识。在精神活动统帅的状态下和外界事物进行联系的时候保持独立,这个独立就是自我。既有生命活动又有意识活动,而这种具体状态反映到意识称为自我意识。这些需要反复想,把自我想通了,将来你自己慢慢体会自我,找那个自我,练功就容易了。

        讲《精义》修养意识时说,要在自我层次修养,那时自我没讲清楚,在这又讲自我,把前后结合到一起去学、去想、去领会,那就可以了。

        能懂得这个道理了,你再去练功,就好练了。可能有的同学会讲:庞老师,还是不懂!的确是非常难懂。古人没讲,现代学问没讲,我就这么讲,的确是不好懂。同学们非得将来在一块聊,你也说我也说,别看你也说不全,他也说不全,慢慢说一说能够加深理解,加深印象,这叫做智能撞激。因为每个同学都多少能感觉到、能认识到自我的一部分内容,当我们聊天似的说说,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在集中考虑自我,你虽然拿不准它,认不清它,可你里边意识已经接受它了,就在大家意识在接受它时,形成个气场,这样就好领会好理解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在一块聊聊天能够开发智慧。如果不聊闲事,经常在一块聊自我,谈谈体会,谈谈想法。经常这么聊情况就不一样了,内容就不一样了。

        自我一下解决不了,就靠反复地去体察才行。如果你真明白了,你不用练功,一说就明白,“夸嚓”一下子心就撂下去了,“突噜”一下就解决了。那时你会觉得周身非常轻松,内心里非常清爽。什么烦恼啊,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啊,都不会有,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好啊。如果一觉得自己好,就说明不对。有的人讲自己是高功夫、高水平,也说明自己不高、高上去就不讲了。

        我只是给同学们一般地讲这些道理,真正感觉到自我的时候,咱们这一本书哪个词说的也不是里头那种感觉,那种感觉没法形容,现在语言里还没这些词。“圆坨坨,光烁烁”,真是个圆的?真是个光的?都不对。过去叫“不可名状”,状态说不出来。说不出来怎么说?说“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是个什么景象?恍恍惚惚的,不可说。本来就说不出来,你要把它说出来,过去讲,“开口动手便错”。咱们现在写那么多书干什么呢?不开口、不动手,拿什么来激发我们去想、去体察呢?就得讲这么多道理,按照这个线路去想,想、想,意识里边想通了,自己感觉着了,则冷暖自知。现在让你这么想,你说这就是,那就错了,让你往那去想,脑子里本身就会想,想通了,两边一碰,你就感觉着了。你想不通,出不来,碰什么样,那都说不出来。

       混元整体理论的自我观写得比较简单,但是再复杂了也不好写。这里写已经是非常简单了,所以每一句话你都得认真地想才行。随便翻一翻,一看字都认识,也会背,但不解决问题。

003.jpg

【混整】
        二、自我与个体生命的关系

        尽管我们在《整体论》、《人的混元气》、《意识论》中在不同层次上阐述了人的整体性以及精神对形体的作用,但未能把主管个体生命的自我-这个做为意志的体现者-与个体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讲清楚。在我们把自我的内涵搞清楚之后,再讲述这一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

        ( 一 ) 个体的生命活动是自我的存在基础,这表现在:             1 .意元体是神经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这就是说离开个体的细胞层次的生命活动,意元体根本就无法形成;另一方面意元体又是个体生命与社会的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则神经系统也不能完成其发展进程。        2 .意元体参照系是在人体各组织器官 ( 尤其是感觉器官 ) 行使各自的功能过程中,在源源不断地接受外界 ( 包括人体自身 ) 的信息及其对信息的反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若没有属于宏观的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 ( 指接受与输入信息 ) ,参照系就无法形成。需知在已形成的参照系中,既有科学、艺术的意识结构模式,又有属于社会意识的道德意识模式。        3 .自我是在个体的生命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当参照系在意元体中初步建立起来以后,随着意元体与个体生命活动联系的加强,在意元体参照系中,慢慢分化出了作为个体生命所依存的肉体与自然环境的差别,并进而把个体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尽管在婴幼儿的意识中尚未形成如此明晰的认识,但在意元体中这种变化已经在自然地进行着。一旦在意元体参照系中把个体自身的生命活动在自然环境的背景中分化出来,意元体参照系就将对个体生命活动发挥主宰作用。于是自我也就初步形成了。一般来说,自我在个体生命的整个历程中,某些细节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以致分化成理想的我、现实的我、自然的我、社会的我等,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参照系的基本模式上的,因而要使参照系发生根本变化比较困难。它对个体的性格诸如自我意识、自我观念、自尊心、价值观念都会有深刻影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又是可改变的。气功的意识修养就是依此提出的。【混整-辅导】
        二、自我与个体生命的关系

        我们在《整体论》“人的混元气”、“意识论”中都讲了精神对形体的作用:人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神为主宰;人体混元气有了意元体,意元体能够统帅混元气;《意识论》从理论上和事上都讲了意识对生命活动的统帅作用。但是未能把作为精神的中心——自我与个体生命活动的关系讲清楚。前面讲的时候,要先从事上说,精神统帅形体,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但是你要细究,精神怎么起作用?精神怎么发指令?脑子里这么乱,统一性又怎么形成的?我们说那个统一就是自我。意元体、对照系互相一作用形成个整体——自我,由自我作为精神活动的一个主宰,来统帅整个精神活动,把精神活动统一起来之后,再去统帅生命活动。我们讲课得一层一层讲,只有把《人的混元气》、《整体论》、《意识论》、道德的一般概念以及道德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讲了之后,再反过来讲自我,才好理解。那么自我和生命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个体的生命活动是自我的存在基础

        自我是建立在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识活动,然后意识活动要统帅生命活动。自我和生命就是这么个关系。而最根本的,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够形成意元体。如果没有脑细胞的混元气形成意元体,就没有意识活动、参照系,那么自我就谈不上。所以首先就得有脑细胞,脑神经、脑细胞的功能活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形成了意元体。而脑细胞的进化又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当中逐步完成的。通过社会活动促进意元体的变化,意元体变化之后又内聚成有形的物质而促进脑神经细胞的变化,而脑神经细胞再进行变化,这么反复就形成了意识活动。

        人要是不在社会上生活,脑细胞就完不成发育(前面讲过狼孩的问题。小孩子刚生下来离开人群了,没有人的交往,没有人的信息,脑细胞得不到发育,就成狼孩了)。生命活动是意元体活动形成的基础,生命活动没脑细胞不行,而脑细胞的发育变化又是在整个生命活动当中来完成的。

        我们讲自我形成必须靠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从意元体形成来说的。意元体的形成离不开生命活动,而这个生命活动还必须有社会的生命活动,必须在人的社会里边进行。自我意识是建立在人体生命活动基础上的意元体的功能及其参照系的综合。而参照系又是借助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接收的各种信息反映到意元体里边来逐步形成的。

        说得更具体一点,参照系的形成必须有各种功能来实现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它接收信息之后到意元体里边去,最初的东西一点一点形成了参照系。如果没有眼睛、鼻子等感觉器官这些宏观的组织活动,参照系形不成。可以说整个的生命活动都是自我形成的基础。从细胞层次,从宏观的器官层次,都必须完成一定的活动之后才能真正形成意元体,才能在意元体里形成参照系,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自我。这是从生理上讲。

        当意元体开始行使它本身的功能的时候,参照系逐渐形成,而在参照系形成过程中,自我也就跟着形成了,而这个过程是在人的整个生活当中建立起来了。一开始建立最初的参照系,这时还不是马上有了自我。

        我们在讲参照系形成的时候,大自然界和人体生命的各种信息都到意元体里边去了,都在那个空空荡荡的意元体里边打上烙印。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进来了,一开始,还分不清哪些是人体自身的信息,哪些是客观世界环境里边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由于对人体生命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情况不一样,所以慢慢在参照系里边要分出来了,这是整体的,这是整体的那个参照系,里边有一部分和环境不一样,是个自身的,而且这个自身和周围环境还要发生作用,进行各种交换,这种交换在意元体里边、参照系里边也形成了,出来、进去,在生活中,我们主体的人要和周围环境发生多种交换: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换,而这些客观现象、客观存在都会反映到意元体里边去,在意元体这个大的世界里边有这么一个主体的我,它信息也在交换,这样一交换,有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周围是它的环境,一有了这种概念之后,那这个自我就形成了,自我意识就形成了(如图6-3),虽然婴幼儿对主体和客体的分别还不怎么明确,但是他的生命活动已经开始独立了,在意元体当中自我已经形成了。而自我是在整体的意元体背景当中形成的,因此它和背景是统一的。所以它形成的这个独立和周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自我一形成之后要改变它比较难,为什么?因为它和周围已经很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互相起作用、起作用……,互相起作用,联系的很紧密,要改变它不好改变。但是不是说不能改变,我们说不好改变,人的性格、习气都在我们里边,过去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不是生来的,是生下来以后慢慢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人在社会领域的生命活动还没开始,自我已经形成了,自我不仅影响我们生理的生命活动,而且还决定我们全部的社会活动,所以自我不好改。但是不好改不等于绝对不能改。

        我们知道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懂得它形成的道理了,你就要认真改,所以《精义》讲修养意识,其中有一条说:“要在意识的自我层次修养”就是这个意思。从自我这里形成了好多习性,还得从这儿改变它。错误的东西要从自我处清除,正确的东西要从自我处建立。练气功就是对自我重新塑造,难改,但非改不行,不然就谈不上练气功了。
        有人以为练功就是练练气、加点气,不是,那只是一个健身的气功,而真正修炼在于从深层去变换气质。超凡入圣达真。小术就讲掌握一个术,有点功能、有点本事就完了,要真正修炼在于从深层去变换气质。有时候,一句话说得你心里不痛快,损伤了你的自尊心——自我尊重的心里。自我尊重拿什么去做尊重的内容呢?是价值模式。自我就决定了性格、自尊心、价值模式等,所以我们练功时要改变自我当中那些不符合气功要求的模式,而且应该能改变得了。

《混整》

        ( 二 ) 个体的生命活动是实现自我活动的手段
        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以后,自我就通过意元体向个体生命发放信息,把意元体中的诸多混化内容输送到各部组织的生命过程中去。尤其当人的意识活动形成以后,个体的生命活动按意识活动的指令进行活动就明显了,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正如马克思所说: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 《马克思 ‧ 恩格斯全集》卷 42 第 96 页 )

        关于意识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已详述于《意识论》,故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意元体参照系中的模式逐步复杂化,人的意识活动也渐趋完善,自我意识的地位也逐步在意识中被明确并被固定下来。这在意元体的发展变化中、自我的发展变化中却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整个人类朝着人类文明前进了一步。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参照系的强化形成了对自我的禁锢,使对意元体的自由之性受到了自我与参照系的框架的束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我一方面通过意元体来统帅个体的生命层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参照系的道德模式来指挥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交往。一句话,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意识领域中的自我,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了。

《混整-辅导》

        (二)个体的生命活动是实现自我活动的手段

        自我在生命活动中形成后,有相对独立性,就可以随时发出指令:我要干什么。想穿衣服,形体就拿起衣服穿上;想吃饭,形体一动,到食堂买了饭就吃……这些生命活动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自我发出指令,命令形体去动。所以各种生命活动,尤其是宏观的活动,就成了完成自我的意识活动的手段。别人讲,搞学问的人就是无事生非,本来是很简单的,一想吃饭就吃饭了,还搞那么多词:脑子做出决定,发出来支配形体,去买去……吃也不是随便吃,意识中“我要吃”,这么动弹,到嘴里这么嚼。其实这些活动就是受到意识活动支配的!你要看着饭,不发命令,也吃不进去。所以每一个生命活动都是受到意识活动支配的,而我们的生命活动就成了完成意识活动的一个手段。

        人的生命活动就不是一般的生命活动,它服从于意识活动。意识活动是发命令的,生命活动是完成命令的。自我和生命活动的关系有两个:一个是生命活动是基础,没有生命活动,自我形不成;再有就是生命活动又是完成自我职能的一个手段。尤其当人的意识形成后,个体的生命活动按意识活动的指令进行活动就明显了,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在教材中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原话,下面逐句解释一下: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如果说动物的生命活动有自我,那么它那个自我和它的生命活动本身是直接同一的,它的主观意识不明确。比如说一只虎,它平常并没分辨:我是个虎,那些动物是被我吃的。当它不饿的时候,什么也不吃。只有当它饿了,它才看到那些对象物,这时它脑子里要吃的“我”和它要追的食物是同一的。它不是想:那个兔子是我吃的,我先把它逮了来留着,等下雪出不去时再吃。它没这些概念,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没有,都是自然的。它不饿时,兔子和树木差不多。真要饿了,要吃,兔子是可吃的。它直接去识别,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分别,食物的对象性不明确。到了需要吃时,生命活动要吃了,对象性来了,不要吃时,对象性又没有了。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动物自己没有这样的概念:我是个动物,我要跑、要跳。它就是它。“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就是那个动物,它没那个主观世界。

        “人则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就不同了,人把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吃、喝等各种活动,变成意识活动的对象:我的意识活动的对象就是支配我的生命活动。人不是跟外面起作用吗?对。但是首先是他把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意识活动的对象,这个对象再和外界事物这个对象去结合,去起作用。
        “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人有生命活动、有意识活动,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人不是像动物那样,生命活动和意识活动成为一体。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正是因为为有意识活动,他才是类存在物。人这个类的特殊性就在于意识活动,意识活动把人这个类连接到一起,成为一体了。
        “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因为人这个类就是要靠意识活动来存在的,所以人就是有意识的。自己的生活内容是意识的对象。所以人就有“两极”了,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是意识的对象,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意识里边一想就去干就去做,这是自由的,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

        马克思由于这一句话就引起了西方的存在主义,说:“要自由要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968年中国文@革引起西方的一些革命热潮,几百万法国巴黎工人游行,要自由,当时把法国政府吓坏了。存在主义的口号是要自由,自由是什么?他们说我要自由,要游行就游行,这就是自由。那要游行就游吧,自由去吧,游了三个月,警察也不管,也不游了。他们就引用了马克思这句话,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我们是革命的,这就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是什么?要自由;自由是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马克思讲的自由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你脑子一动,想去干什么就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了,是指这个问题。

        至于说这个自我通过意识活动怎么样支配生命活动,在意识论里边已讲了意识对生命活动的主宰以及它的作用,讲了许多,在这就不讲了。

        不过这里还要和大家讲一讲,人类的参照系是在变化的,说明自我也是在变化。以前人类认识事物比较简单,思想方法比较简单,参照系比较简单。

        以前讲上古时期的人的道德非常淳朴,其实不是淳朴,是太简单,规定的自我也比较简单。而现在人类人心狡诈,人心坏了。其实也不是人心坏了,而是现在人们对事物认识深刻了、参照系的内容多了,比较复杂了。

        但是这个深刻有它进步的一方面,即人对大自然界、对自身认识深刻的多了,人和外界事物的关系复杂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每个人都想要生活得更好一点,可是相对来说,现在物质还不那么丰富,还不能使每个人都生活得很好。生活不好,有的人就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当官的可以用官的办法来去多得点,经商的用商,有权的用权,没权的就去偷;大家拿,拿大家,变相去偷。从这种情况来说,人就和古人不一样了,古人基本生活在低层次的水平,能活着就行了,还有点知足心理。

        因为人类越前进,对美、对好的认识越深刻,追求美好本是应该的,可同时也就产生一些不好的思想与手段。都是人,为什么你过得好,而我就不能过得好?你当官的能多拿点,经商的可以多赚点,我们没当官、没经商的为什么不能偷点。你是用权力合理地拿,我这样拿也是合理的。这就是个道德问题,看这一个社会里边谁占统治地位。比如说封建社会,皇帝就规定了他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建金銮殿,那就是合理的,就是道德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作为一个社会的主要的道德观念的。你要是违背了道德,道德就可以谴责你。但是一旦农民起义当末代皇帝完了,到时候胜者王侯败者贼,他当皇上了,他又有理了。所以在一个阶级(社会)里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

        讲到参照系之后随便说到这些问题。因为参照系总在变化,实际上人类是向文明变化,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前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进步了,实际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向前发展,人类总的来说在走向美好,将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那是更大的进步了。参照系每前进一步,人类认识就向前发展一步,但是参照系又被人类的已知知识禁锢住了,偏了。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反过来再说自我与人类本质的关系。马克思讲人类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自我怎么形成的?就是人在社会当中生活,慢慢慢慢形成的。所以这个自我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来源、性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没有社会或人离开社会,人的生命活动、人和外界事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形不成,意识中的参照系就不能形成这个样子了,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自我就形不成了。自我形成了,是人的自我,是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结果。这就是马克思讲的这句话的内涵。

【混整】
        三、理想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是通过全面修养达到的真善美人格的自我境界,也是道德修养达到的理想境界。在智能气功科学的道德里就是社会自由道德所建立起来的自我。在这种自我状态中,真善美达到了统一。

        我们知道,“真”对客观事物来说,是它的本来的状态;“真”对人来说,是人对客观事物 ( 包括社会现实与自然事物的现实 ) 的正确反映与认识。当把真实状态进行描述时,往往需要借助理性的逻辑概念为中介,这就是今日的科学;当用真实的心理状态对待人的时候,就是诚实的表现。不过,这里所谓的真实有两种情况:一是符合或有益于生命活动的真实,所谓“赤子之心”是也,这样的真实往往与善是相通的。另一种情况是对自己内心活动的不良情绪的直接表露,虽然这也是诚实表现,但并不一定是属于善的。因为善是指对社会、对他人 ( 包括对自己 ) 的发展有利的个体的意识或行为。

        在气功科学里,善指符合人天整体规律的从而有益于人天整体的意识和行为。这不仅需要有人天整体的规律的正确认识,而且需要付诸实践。这样的实践既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又是有益于人与社会的善,真与善得到了统一。社会自由道德就是这一状态的良好体现。一般来说,真善与美有着密切关系,因为由真的本然状态而表现出来的善,一定是美的。美是和谐的表现,可以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混元整体理论认为,人的真善美是自我的整体特性的不同侧面的表现,“美”是自我整体的形式的和谐表现。鉴于和谐充满着健康的信息,能激发人的生机,所以美能使人产生生机盎然的愉悦感。“善”是自我整体对外的良好作用的表现。鉴于这样的对外作用,是符合中和之性的动机与行为的体现,有助于人的中和之气的形成,所以善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并使人产生友爱亲善感。

        “真”是自我的本质表现,它是意元体冲破偏执参照系的禁锢使意元体的全部功能得以呈现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自我得到了彻底解放的结果。一般说来,自我受着偏执参照系的束缚、控制与定向导引,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的自主功能,而呈现出常人的偏执性,一旦偏执参照系得到克服,意元体的整体性功能将占据主导地位。届时,不仅人的言行举动都是善的,而且也都是美的,平常人们说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自我达到了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的自由境界。这一切是达到社会自由道德以后的自我的必然表现,是真与善美的统一。它较婴幼儿时期的自我上升了一个螺旋。

        在这里附带说明一点,即自我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我们前面讲了,自我是一客观存在,这里又讲了理想的自我是“达到了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的自由境界……”乍看起来,似乎与以“自我完成”的“主观性”为出发点的存在主义教育相仿佛,实际上,两者是截然有别的。存在主义强调人在选择自己的本质时,是绝对自由的,人是不受社会环境与阶级地位影响的……这对处在偏执参照系影响下的常人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不仅如此,存在主义还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是跟人敌对的……这一切不仅与我们讲述的理想的自我大相径庭,而且与混元整体理论也是南辕北辙的。

        至于我们所说的自由,不仅是认识、掌握了整体的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开发了超常智能、打破了偏执参照系而进入新的天地,这种自由是人类在自然界内的极大限度的活动自由,是人的类本质特性获得解放的根本表现。

【混整-辅导】

        三、理想的自我

        前面讲了自我不断发展着,参照系也随着变化,而常态智能把自我又被束缚起来了。那么理想的自我是怎么个样子?我们这里讲的理想的自我和一般的理想的自我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从气功科学的角度、从智能气功科学、从混元整体理论的高度来讲理想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是什么呢?它是通过全面修养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自我境界,自我达到真善美了。真善美怎么才能达到呢?要通过全面修养。在《精义》的修养意识里已讲了全面修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在这讲,要通过全面修养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自我境界,也是道德修养达到的境界。这样的道德从咱们智能气功来说就是社会自由道德。达到社会自由道德时,那已经是到了圆满意元体以后而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了。一旦社会自由道德建立起来之后,在自我意识里边形成的自我,那就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了。

        为什么说到了社会自由道德真善美才统一呢?那就需要从智能气功的高度来讲一讲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真善美是指什么?在讲《智能气功科学概论》时曾经讲过气功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那时讲的和现在讲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先讲什么叫作“真”。这个真如果对自然客观事物来说,就是能反映这个事物本来面貌的规律,即本身所具有的规律。对人自身来说,我们人的本质是自我。这个自我是意识形态、是参照系,那么人的真就是我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认识它的规律,而且把它的真实状态描述出来。怎么描述呢?就用常态语言、逻辑语言来描述它,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科学。当代已有的、已经被确认的科学应该都是真的,因为它符合真理,符合客观事物,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我们用自己的本来状态来对待人自身,我们本原的状态、我们意识有什么变化,我就用它来对待自身,即是脑子里一有什么思想就说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诚实。

        这个诚实可要注意,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里边一想生气,就对张三生气:张三你怎么了,我要揍你。一生气想揍他就说了,伸手就揍了,这算不算诚实?是诚实。我想揍就揍了嘛。但这样的诚实对别人不利,而且对你自身的生命活动也不利,这样的诚实、真实是不应该的。另外一种真实,一想符合客观规律,对自身生命活动也有利,对周围也有利,这样的真实那就称为善,你一想干好事帮助别人就干了,这也是个善。当我们到了社会自由道德时,人们掌握了人本身的规律,意元体里边就能够正确把握处理这些对生命活动有利的规律了,人们就自然而然不会去做那些不利的诚实的事情,而一做就会做符合规律。这样的诚实,既是本人的本来状态,是真的,同时也是善的,他这么做真和善就直接同一到一起了。我们学气功、学智能气功科学,首先学“真”——这些规律,人的整体规律、人和大自然的整体规律,然后去付诸实践去。去实践这个真,一实践那就是个善,真和善就统一起来了。

        真和善,既真而且善了,往往就是美。为什么呢?因为“充实之谓美”,充实可以美,另外美是事物和谐健康的表现,它发出的信息就是和谐的、健康的,给人的感受也是愉快、舒服。美的东西一看,内心就和畅愉悦,没有说美让人看了讨厌,美让人看了生气,美让人看了别扭,那还叫美吗?真和善是健康的,是高层次的修养,而它的表现是美的,这么一来真善美结合到一起了。

        从气功科学的高度来说,真善美是当个人到达高层次之后不同侧面的表现。我们说的真,气功也有理论,整体生命观,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人和周围客观环境、社会也是统一的。这些规律都是真实的描述,是和谐的、统一的。这些规律正常了,对自己好对别人也好,这就是善,给人以一种舒服的感觉也是美的。所以,美是自我整体形式的和谐表现,善是自我整体对外的良好作用的表现,真是真正的规律应该有的东西。你看美是整体和谐的表现,它能给人一个好的信息,激发人的生机;善是对外起良好作用,也是增强人的生命力;真就是自我的真实表现,一真实表现就必然是善的是美的,这是意元体冲破了偏执参照系的影响,一偏执,就不匀衡了,整个整体就不和谐了缺乏了和谐性,不和谐就不美,出来的信息、去做的事情也不能很好地帮助人,真善美就不易做到。我们真要是把偏执性去除,意元体出现整体功能了,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都符合整体性了,都在整体规律里进行工作、活动了。

        语言是美的,行为是善的,一做事也都是好的。到这种境界人就真正达到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了。有的人说这不大可能,不守规矩怎么还能不越规矩呢?举个例子,我不会唱戏,我听有几个朋友讲,马连良唱戏,他不是按照以前教师教的板眼走,就随随便便这么唱,以后锣鼓点、伴奏都随着他来,唱的也非常美。到现在唱京剧的人还不敢有人说唱过马连良,他就这么潇洒自如,怎么唱怎么是。他唱的板眼悠悠扬扬十分动听,非常美,他就是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真是不得了,到最后成了一派。不仅是唱戏,任何技术技艺一开始都要按规矩走,而到了高层次,掌握了一切东西,就不守规矩,心里边没这个规矩了,都很自然、自如了。

        我们说小孩子是真善美,是“赤子之心”,无虚伪,都是善的,都是美的。会有人讨厌小孩子吗?小孩子随便拉堆屎,也没人说他,有几个虐待婴幼儿的呀,过去说虐待婴幼儿那叫丧尽天良,都爱婴幼儿,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是真善美。当然,还不是真正的真善美,只是自然表露的。只有修养到了高层次,那个时候,理想的自我才是真正的真善美。

        讲到这就要说一下,我们讲的真善美似乎和西方人本心理学所说的完成了自我实现(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去实现自我,叫自我实现)的说法差不太多。你看咱们智能气功讲理想的自我就是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把自己的意识完善了、美好了。心理学家也这么讲,要美好,要自我实现,其实不然。咱们在讲修养意识时讲过情趣的修养,有本能情趣、社会人际情趣、智能情趣和气功情趣。前面三个情趣在人本心理学里有类似的讲法,他们叫需要,人的本能的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什么叫做自我实现?有很多科学家,他们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和自己的生命结合到一起了,在努力地工作,他并不是想要什么荣誉,也并不是想要更多的财富,只是想追求完成他这个事业,完成事业就是自我实现。这叫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人本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内容。

        而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是自由的,我自己愿意这么做,我是自由的。他们这个东西和我们讲的根本不同点在哪呢?他们认为外界事物对人的自我来说是敌对的,完成自我通过自身内容完成,外部是破坏我的,我要和它隔离,不受它影响。第二点就是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己都可以实现自我,因为这个自我和社会没关系,其实那样的自我在私有制社会、在物质条件不发达的社会当中是做不到的,所以这种想法作为哲学来说不能成立。因此这些哲学派别的人,到70年代有的就自杀了,有的就疯了,觉得没出路了。当然现在搞心理学的还在研究这些问题,不过不是从哲学上搞的。

        我们智能气功不这样认为。他们说要自由,方才讲了,什么叫自由?他们说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就叫自由。这就把马克思说的自由曲解了。我们讲的自我,关键是要掌握认识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而且还得要打破常态智能的参照系,到那个时候,自我形成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自由,在这一点上和现在存在主义的自由、自我实现是不一样的。

        以上对自我的简介讲了三个问题,同学们应该认识到自我不是一个单个人的,不是抽象
的意识活动,而是意识、意元体、参照系对生命活动的支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这个自我的形成是人在社会活动当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意思。

        我们人到现在为止,这个自我还受着偏执参照系的束缚,真正理想的自我,是要打破了偏执参照系之后形成了真善美的统一的自我。
原文链接:【美篇】https://www.meipian.cn/m9lel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发表于 2018-8-31 05: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发表于 2018-8-31 06:2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18-8-31 06: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发表于 2018-8-31 06:4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站的角度不一样,看法差异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18-8-31 06: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18-8-31 0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发表于 2018-8-31 07:1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2018-8-31 0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的角度不一样,看法差异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18-8-31 07:3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贴子不看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3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