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三十九团

0 / 3516

15

主题

1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17: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三十九团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三 十 九 团(1968-1976)


一、兵团成立前

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片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现在的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是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其中犹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

东北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1947年开始创建第一批公有制机械化农场,7批复转官兵来到北大荒,共计141020人。

1954年8月,农建二师转移到黑龙江省密山地区开垦。经省政府批准,分别在集贤、富锦县境内,以团为单位建立农场。

1954年3月,刚从朝鲜战场胜利回国的志愿军铁道部队第五师,开赴黑龙江省,5月,王震司令到部队视察,发现驻地附近荒地很多,土质肥沃,并了解到虎林、密山、饶河一带有大片荒原可开垦,就萌发了开发北大荒的宏愿。

1955年元旦,第一个以铁道兵部队番号命名的农场——八五O部队农场在虎林县西岗建立,当年春开荒14.4万亩,盈利5万元。

1955年8月14日,王震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呈《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主席圈阅,彭德怀在报告上批复。

1956年6月,王震以铁道兵司令员和中央农垦部部长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农垦局成立大会,任命王景坤为局长,刘伯增、霍大儒、王余音、向俊选为副局长。

除八五O农场外,又建起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八、八五九以及原八五O农场。12月,接收省划给的金沙农场、永安农场和军委总后勤部划给的牡丹江军马场作为畜场共计12个农牧场。1957年,又接收公安系统划归的密山、青山农场以及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组建的青年农场。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部队、院校的8.15万人,迅即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主要去向为铁道兵农垦局所在的密山地区6万余人、新成立的合江农垦局所在的萝北地区1.7万余人和省属国营农场系统4500多人,连同随行家属、非军籍职员、未成年军人子弟、军人下放“右派”和热情而来的青年学生等,号称10万。在8万多转业官兵中,排以上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200人,其中有7个预备役师、2个预备医院和志愿军后勤部所属的2个兽医院。在军人中,有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有身经百战的师、团指挥员、有战斗英雄、有先进模范等。由上甘岭战役而闻名的十五军,就有1200余人转业至合江垦区汤原农场。10万大军按照当时“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方针,在三江平原辽阔的土地上,展开规模宏大的垦荒战斗。

1966年3月,沈阳军区所属部队10769名干部战士分批复员转业到黑龙江省29个边境农牧场插队,其中东北农垦总局6236名,省农垦厅黑河所属农场4 098名,省水产局扶远渔场339名,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河农建一师和合江农建二师,共辖9个团、24个营、94个生产队,后来,又组建了萝北、虎林、饶河、宝清、七星等5个团52个连队。

二、兵团成立


1965年秋即已开始。当时鉴于苏联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不断进行武装挑衅,经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组建带有半军事性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经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同意筹建小组关于筹建情况的报告。 1968年7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在哈尔滨市召开大会,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和边境广大革命群众,共同建设强大的政治边防,确保祖国反帝反修前哨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开发边疆,建设边疆”。这个任务概括起来为四句话:“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兵团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中指示,东北农垦总局的建制,划归沈阳军区。由沈阳军区委托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领导。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与黑龙江省某些省属农场、黑河农建一师、合江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1969年7月15日,经沈阳军区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同意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建立了6个师,69个团,1个龙头马场,3个独立营。

1973年8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将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交由黑龙江省委领导,名称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于1976年2月25日,随着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的成立而撤销。


三、兵团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编制如下:

一师辖7个团:一团(北方农场,爱辉县)、二团(新华农场,爱辉县)、三团(红色边疆农场,爱辉县)、四团(库尔滨农场,逊克县)、五团(五大连池农场,德都县)、六团(二龙山农场,德都县)、七团(赵光农场,北安县)。

二师辖10个团:八团(二九〇农场,绥滨县)、九团(绥滨农场,绥滨县)、十团(江滨农场,萝北县)、十一团(军川农场,萝北县)、十二团(名山农场,萝北县)、十三团(延兴农场,萝北县)、十四团(青年农场,萝北县)、十五团(宝泉岭农场,萝北县)、十六团(伏尔基农场,鹤岗市)、十七团(汤原农场,汤原县)。

三师辖15个:十八团(友谊农场,集贤县)、十九团(五九七农场,宝清县)、二十团(八五二农场,宝清县)、二十一团(八五三农场,宝清县)、二十二团(饶河农场,饶河县)、二十三团(八五九农场,饶河县)、二十四团(胜利农场,饶河县)、二十五团(七星农场,富锦县)、二十六团(抚远渔场,抚远县)、二十七团(勤德利农场,同江县)、二十八团(二九一农场,集贤县)、二十九团(集贤农场,双鸭山市)、三十团(万宝农场,桦川县)、三十一团(曙光农场,桦南县)、三十二团(北兴农场,勃力县)。

四师辖12个团:三十三团(八五四农场,虎林县)、三十四团(八五八农场,虎林县)、三十五团(和平农场,虎林县)、三十六团(八五0农场,虎林县)、三十七团(八五六农场,虎林县)、三十八团(农垦部实验场,虎林县)、三十九团(云山农场,虎林县)、四十团(八五一一农场,密山县)、四十一团(八五五农场,密山县)、四十二团(八五七农场,密山县)、四十三团(兴凯湖农场,密山县)、四十四团(八五一〇农场,鸡东县)。

五师辖11个团:四十五团(鹤山农场,嫩江县)、四十六团(跃进农场,嫩江县)、四十七团(大西江农场,嫩江县)、四十八团(铁峰农场,嫩江县)、四十九团(尖山农场,嫩江县)、五十团(前锋农场,嫩江县)、五十一团(荣军农场,嫩江县)、五十二团(旭光农场,嫩江县)、五十三团(红五月农场,嫩江县)、五十四团(克山农场,克山县)、五十五团(查哈阳农场,甘南县)。

六师辖9个团。1969年8月19日六师成立,将原属三师的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团和在抚远地区新建的六个团,拨归第六师建制。同时授予新建的6个团番号:即原东方红农场为五十七团,原向阳农场为五十八团,原青龙山农场为五十九团,原前进农场为六十团,原五十七团为六十一团,原红卫农场为六十二团。

兵团直辖团3个:独立一团(嘉荫农场,嘉荫县)、独立二团(铁力农场,铁力县)、独立三团(红色草原农场,安达县)。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准军事组织,为了保密起见,兵团为所属6个师分别用“建“设”“钢”“铁”“边”“防”六个字编了信箱,即一师为“建字100信箱”,二师为“设字200信箱”,三师为“钢字300信箱”,四师为“铁字400信箱”,五师为“边字500信箱”,六师为“防字600信箱”。各团依本师分配的顺序号形成自己的对外称呼,如四师四十团对外称“铁字408信箱”,团属各连对外均称“分队”。如四师四十团十二连,对外称“铁字408信箱52分队”。



四、四师

四师师部所在地,密山连珠山;辖三十三团(八五四农场,虎林市)、三十四团(八五八农场,虎林市)、三十五团(庆丰农场,虎林市)、三十六团(八五零农场,虎林市)、三十七团(八五六农场,虎林市)、三十八团(农垦部实验场,虎林市)、三十九团(云山农场,虎林市)、四十团(八五一一农场,密山市)、四十一团(八五五农场,密山市)、四十二团(八五七农场,密山市)、四十三团(兴凯湖农场,密山市)、四十四团(八五一零农场,鸡东县),共十二个团。

五、三十九团

1968年10月,选举产生并报四师党委批准成立了三十九团筹建领导小组,张自强任组长,刘清和为副组长,负责管理筹建工作。

1968年11月,现役军人张然、程建华、钟培藻调到39团,张然担任39团政委。

1969年1月10日,经兵团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九团成立。四师吴副师长,张参谋长等参加了成立大会。

1969年2月,张锦绣等26名现役军人调来,张锦绣任三十九团团长。 5月,三十九团党委成立。

39团成立后,从机关到每个连、排班均按军队编制,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下设股。

1970年3月22日至26日召开了中共第三十九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1970年4月18日,因擅自烧荒,造成跑荒,因组织救火不利,造成26人死亡,此事惊动了中央和周总理。

1974年底,撤销三十六团编制,六个连队并入三十九团。

1976年12月27日团长张锦绣参加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39团经历了8年兵团时期,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代人垦荒生活的写照,让我们铭记他们,铭记每一个从兵团走出的人们。








六、刊载一些老照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
























































北大荒不能忘记,兵团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垦荒岁月不能忘记,十万转业官兵不能忘记,支边青年不能忘记,知识青年不能忘记,投身北大荒开发的人们不能忘记!北大荒的今天不能忘记,北大荒的明天不能忘记,历史永远记得,上世纪50年代,那一群人来到的地方!

我的血脉里,永远流淌着北大荒的血液,北大荒人的基因,北大荒人的豪言壮语,豪情万丈,豪迈誓言,豪侠尚义。依然有纯粹的笑容和快乐!

向照片的拥有者,提供者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